观察网 国内 正文

李勇:不待扬鞭自奋蹄 甘为审计写青春

2019-02-01 10:14   来源: 互联网


记者:龙宗

“工程审计是个良心活也是细心活,唯有脚踏实地、坚持创新,才能做出一番成就。”这是中审华国际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勇接受采访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这是凭借这样的座右铭,多年来,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中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京沪高铁项目等一批世界级超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而且他还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行业颠覆意义的信息化、智能化工程造价、审计技术成果将行业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纪元

  

技术创新,助推行业现代化发展

 

  审计学专业出身的李勇,早先刚接触审计工作时就表现出了一般工程造价、审计人员所不具备的“灵性”,他不仅能够比年龄相仿的毕业生更快地融入工程项目造价、审计的实际业务中,而且还善于总结经验、观察行业存在的问题。从日常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到理解工程审计业务思路、拓展新的审计方法,李勇逐渐发现,随着当前建筑工程行业的蓬勃发展,现在的工程审计技术无论是效率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行业需要。“一来是施工单位需要处理的海量数据越来越多,二来因为技术不够智能化,审计人员还要不断根据工程进展编写软件代码,这就导致了当前工程审计行业效率和质量很低。”发现问题,迎难而上,李勇结合自己对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算法等信息化技术的深入理解,相继研发了工程造价进度管理系统V1.0、工程造价审计系统V1.0、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系统V1.0等前沿性技术成果,将中国的工程审计行业推向了智能化的新纪元

 

锲而不舍,用技术服务行业


多年来,李勇始终锲而不舍地致力于现代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与工程审计业务的深度融合,其创新的技术思路和先进的功能使得他的科研成果一经推出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包括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电网集团等都纷纷邀请他进行合作,在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五峰山长江大桥这些国家级大型工程项目中,李勇的技术成果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次主审大型电力工程项目期间,李勇紧紧抓住风险控制和业务合规性的关键点,用计算机语言建立80多个审计模型,关联分析超过600张报表、15亿条流水数据,提出20多条针对不同施工阶段的审计思路方法。最后这些方案都被施工方所采用,极大地提前了工程的竣工日期,并且节约了数亿元的成本。而这,只是李勇先进技术成果的众多受益方中的一个缩影

不止局限于技术创新,作为行业里举足轻重的权威专家,早在2016年,他应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邀请,作为特约顾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范》的顺利出台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长期伏案钻研,每天工作超10小时,这就是李勇为实现在智能审计层面的技术突破而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既然选择这一职业,我就要把青春和热情全部献给它,这样才能问心无愧”。李勇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凭借在智能审计技术研发方面的卓越成就,1月30日,李勇2018中国建筑工业信息化杰出成果奖一等奖这一国家级奖项,为他的职业生涯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对荣誉,李勇表示,自己只是做了本职工作,他未来还更多的科研计划,并且希望自己的宝贵技术成果能够走出国门,在世界工程建设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做工程审计最大的初心,就是以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业绩,为行业现代化发展增光添彩!”


责任编辑:小志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