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 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进程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贸易的密切来往,作为货物运输重要途径之一的水运货运量剧增,2019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3.51亿吨,比上年增长2.5%。港口吞吐量的倍增预示着进出港口船舶数量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各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和水上生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2020年初,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安委会召开年度全体会议,对2019年安全生产工作、水上交通安全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提出了新形势下安全工作思路,对2020年海事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再强调、再部署。会议进一步落实了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和安全生产基础,旨在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及排查治理重大隐患,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可靠安全保障。
(图为徐鹏在会议上发言)
会上,曹妃甸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主任徐鹏对曹妃甸海事局2019年水上交通安全形势作出报告,全面分析了曹妃甸辖区水上交通事故、险情、海事安全监管、安全形势等等情况,对曹妃甸辖区下一阶段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及全国海事管理提出专业的建议和意见。
徐鹏是我国高级船舶工程师、智能交通技术专家,除了担任曹妃甸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主任以外,他还是河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的校外导师,肩负着我国科学培育航海技术科技人才的重任。十余年来,徐鹏深耕智能交通技术领域,自主研发了船舶智能交通管理系统V1.0、智慧海事综合管理服务平台V1.0和港口重大风险源综合控告警管理软件V1.0等海事管理智能技术,这些技术成果投入到了曹妃甸海事局和当地海事管理机构的水上交通监管中,极大地提升了海事局及机构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辖区海域水上事故发生的频率。此外,徐鹏在2018年带领团队编著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建设规范》成为全国范围内海事局VTS系统转型升级的标准规范,对提升我国海事VTS系统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促进VTS建设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智能化具有重大贡献,加快我国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
“未来我国海事管理的升级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建设一套完善的水路交通智能系统,系统包括船舶智能化技术、智慧海事技术、数字航道技术和港口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海事技术;二是与时俱进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如升级船舶进出口港报告标准、完善辖区应急工作机制等。首先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智能化和数字化是海事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水路交通智能系统将会是未来海事管理系统的重要支撑,水路交通智能系统的建设至关重要。技术的发展同时需要管理制度的配合,因此未来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及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修改完善,保障各海域船舶的水上交通安全。”徐鹏表示,曹妃甸辖区下一阶段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大概涉及五个方面,分别是进一步加大涉水工程领域船舶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做好LNG船舶的安全保障工作、持续深入做好商渔船碰撞防范工作、加强水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和船舶防污染监管和强化渉客类船舶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建设,推动我国海事管理的国产化和智能化转型。徐鹏在会上严谨的发言和专业的观点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认同,他的建议和意见将会成为全国各地海事局海事管理方针修改的参考标准。
“加强水路运输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构建曹妃甸海事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推动全国智慧海事建设”徐鹏希望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能够持续稳定提升,保护水路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文/宫俊)